—— PROUCTS LIST
城市供水第三方检测大门已打开 年需求百亿
2014年以来,不断曝出的各城市自来水水质事件终于有了相对明确的志方向。据不*统计,截至目前,被媒体公开报道的事件中,已有超过十个城镇的供水出现质量问题,而发现质量问题基本是靠居民投诉 。
由下表可看出,所列出的11起自来水质量事件中,只有4起是责任主体经检测或其他原因发现水质异常,其他7起均为用水者,即居民因异味、变色等原因进行投诉。其中甚至有四起事件没有了下文。
供水事件城市 | 发现方法 | 原因 |
上海 | 居民发现异味 | 苯酚污染 |
杭州 | 居民发现异味 | 邻叔丁基苯酚 |
兰州 | 居民发现异味 | 苯 |
长沙 | 居民发现异味 | 未知 |
平江 | 传言有污染 | 不了了之 |
靖江 | 发现水源水质异常 | -- |
盐城 | 居民发现异味 | 未知 |
珠海 | 检测发现异常 | 疑为二次供水管网问题 |
武汉 | 检测水源发现异常 | 氨氮 |
泰州 | 检测发现异常 | 酚类 |
宿州 | 居民投诉水变色 | 不了了之 |
表:2014年以来部分城镇供水质量问题清单
越来越频发的自来水供水质量问题,水质检测原有体制在媒体的监督下显示出原型。
随着媒体不断呼吁由第三方检测机构介入城市供水监测中,城市供水第三方检测的招标信息开始出现,并多了起来。包括温州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、银川等多个城市均就城市供水发出招标邀请。
城市供水水质问题频发,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原因。
一、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造成水源保护难度加大,水源事故频发。
二、全国水厂自检能力弱,据媒体报道,全国4500家水厂中,有78%不具备水质出厂必检10项的检测能力;有2000家水厂根本没有检测能力。
三、官办监测机构检测能力偏弱,据媒体报道,在43个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站中,仅有12个具备水质标准要求的106项指标检测能力;在190个地方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站中,约94% 监测站尚不*具备42项常规指标的检测能力。
四、这也是重要的一环,城市供(饮用)水的管理明显属于多头管理。水源地监管、水厂生产监管、二次供水监管等分属不同部委,包括环保部、卫生计生委、住建部等多部委“九龙治水”。
就当前多城市所做的措施看,城市供水问题由第三方检测介入的趋势将不可逆转。预计在今后的一两年内,全国性的城市供水第三方检测将产生巨大的市场需求。在水源地水质监测、排污和污水处理检测、自来水厂生产监测以及二次供水管网监测、对管网材料以及二次储水设备的升级和改造,都将产生大量检测需求。该突然爆发出的第三方检测需求,将在持续的高增长之后,成为稳定的第三方检测市场业务。
全国农村居民饮用水工程正在建设中,但该业务目前尚未有政策体现出有意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。
分析认为,全部释放后,全国城市供水检测相关市场潜力将在100亿元/年。